时间:2022-10-23 02:20:40 | 浏览:580
为解决偏远农村地区、贫困家庭学生因网络条件受限、手机等智能终端不足,不能开展网上学习问题,省教育厅会同河南广播电视台、河南广电传媒集团、郑州市教育局组织优秀教师应急录制了“名校同步课堂”电视教学资源,已于2月10日起,通过河南电视台12个频道同步播出,并提供网上点播回放服务。“名校同步课堂”的播放,使无网可上、无智能终端可用的偏远农村、贫困家庭学生能够通过观看电视,参与到“停课不停学”活动中来。
“名校同步课堂”的背后,凝聚了许多老师、摄制组的汗水,一节课的背后,有怎样的艰辛?今天,小编为您揭秘,“名校同步课堂”背后的故事。
9天近200节好课是这样炼成的
教师日记
2月2日,和往常一样,晚饭后和爸妈守在电视机前,关心着疫情的走向,内心着急却无能为力。19:57,学校的冯杰展主任突然打来电话:“紧急任务,能参加录播吗……”“没问题,随时!” 通话持续不到一分钟,我甚至都没搞清楚任务的具体要求和难度,就毫不犹豫地应下了。那一刻,格外欣喜。天哪!终于用到我了!要知道,作为一名教龄不长的新教师,能用自己的方式在疫情期间为全省教育尽一份绵薄之力,这样的任务对我来说是无限光荣的,更是充满挑战的。
这篇日记的作者叫胡君妍,是河南省实验小学的一名英语教师。她日记中所记录的,是自己接到全省“名校同步课堂”录制任务时的一段场景和心理描写,语言朴素,却真情流露,仿佛带我们进入到了河南省实验小学教师9天为全省学生录制近200节同步课堂时,那令人振奋而紧张的岁月之中。
任务紧急,苦难重重,不能辜负重托
“名校同步课堂”是省教育厅联合河南广播电视台,安排省电教馆、省教研室和有关学校录制的一档电视教学节目,只为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疫情对全省教学工作的影响,让更多的学生、特别是地处偏远地区的学生,能够享受到优质教育,实现‘停课不停学’。”接到任务时,学校校长王献甫深深地明白,这是特殊时期国家和人民赋予河南省实验小学的光荣使命。
学校2月2日接到任务,2月6日便开始录制。从教师备课到编辑成片,10天内完成6个年级近200节同步课堂的录制。这在平时看来也是充满挑战性的任务,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今天,更是困难重重。
省实验小学迅速成立课程录制工作组,统筹安排,共录制了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美术七门学科。然而,正值春节期间,很多老师都已回老家,留在郑州的老师比较少,学校需要组织过隔离期、无发热等异常症状的老师录课。有的教师在家里备好课了,要出小区时,小区因出现疫情不能外出,就必须马上更换。老师不停地更换中,给录制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录课时,课堂上是没有学生参与的,师生互动、活动体验都无法进行。上满30分钟的课,看似简单,实则很难。”省实验小学张春玲副校长不免感慨。
精心准备,反复打磨,只为一节好课
此次录课,省实验小学选派精兵强将,先后有60多位老师参与现场录课。为了给全省的学生打造最优质的课堂,他们少则承担一两个课时,多则承担6个课时的录课。连同备课和录课的时间,时间最紧的老师4天要录六个课时。教师在这段时间里几乎屏蔽了所有的生活干扰,一心一意地做好这一件事。
省基础教研室还派出最优秀的专家团队给予省实验小学的老师们以专业支持,帮助老师们对教材进行分析,针对学生不同年级的学情,特别在家学习的场景、学生心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对老师们撰写的教案、制作的课件给予全面的指导,进行反复打磨。
正是秉持着这样的精神,省实验小学短时间内完成了近200节课的录制任务。2月10日起,“名校同步课堂”通过有线电视等媒介如期播出,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熬夜加班,负重前行,他们也是战疫英雄
所有的过程都不是一个人的战斗。采访中,省实验小学副校长张青揭秘了录课的背后:“每个老师后面都有一个团队助力,其实参与这项工作的有近200位老师,大家齐心协力,毫无怨言。这些天,熬夜,甚至彻夜不眠是很多老师的常态。”
到底是一股什么样的力量激励着这些老师、专家这般无悔付出,省实验小学高志恒说:“连续一周,每天夜里备课熬到凌晨,睡眠时间很少,但是很奇怪的是,不管多累,第二天一站到讲台上,面对摄像头,一想到台下坐着成百上千的学生在听课,我就浑身来劲儿。我想,这大概是教育人的职业本能,爱学生,就要把最精彩的课上给他们。”
一位老师在感悟中也写了一段话:走出学校大门,天已经全黑。街景很美,火树银花,无人欣赏。我们在教学楼里忙忙碌碌,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尽可能地精益求精。这一切,也无人知晓。可是,这又有什么重要的呢?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有多少白衣天使在一线坚守,有多少警察、基层公务人员在最简陋的防护下做着最琐碎、最辛苦的工作。就像这默默闪亮的路灯,明亮,美丽,却无人知晓。我不过是录个课,还有出镜的机会,比起他们,真的不算什么。
各科老师录课背后的故事
1 省实验高中数学教师:白文明
面对摄像头和耀眼的灯光,突然发现,直播课和平时的常态课大不相同。试播并不满意,回家重做课件,手写教案。虽然工作已有十几年,但是丝毫不敢大意。要给实验中学乃至全省线上直播课开个好头。
2 省实验高中政治教师:赵香兰
为了上好这节课也是拼了:紧锣密鼓设计课堂,加班加点制作课件、安排作业,常常熬夜到凌晨。备课组开展网上教研,反复推敲、修改,争取给学生送上精品课程,尽力达到面授课的效果。
3 省实验高中语文教师:程书波
准备一次课的过程很长,自感平时是制作课件从容自如的老手,在这里却成了拜见舅姑的新娘,主要是担心学生能否有效吸收,一如往常。英勇的实验人不会屈服于疫情的张狂,我们战胜过2003年的非典,也一定能在2020年取得战“疫”的胜利!
4 省实验高中化学教师:范晓静
上课之前,自己在家“演练”了几遍,总觉得自己讲得太快了,这种“独角戏”不好唱呀!我一再提醒自己,上课一定把握好节奏,给学生留思考、记笔记的时间。就这样,带着一丝不安走上了讲台,刚开始确实有些紧张,不过很快就调整过来,不能说渐入佳境吧,也和平时感觉差不多了,直到课程结束,才松了口气,累也值得了!
5 省实验高中地理教师:巩丹宁
“地理思维分析新型肺炎病毒”这个专题一下子跃进脑海,我要从地理视角讲这场肺炎,要告诉学生怎样把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怎样用地理思维分析问题,怎样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通过这节课,我要告诉学生:学会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相信科学!
6 省实验初中生物教师:周萌
讲点什么呢?和教研组商量之后决定:调整课程内容直接讲传染病!面对如此严重的疫情,一定要让初中的孩子科学认识传染病,知道传染病是可防可控的,坚定他们战胜疫情的信心!2月6号早晨,迎着小雪,我来到了没有一名学生的教室,面对摄像机自问自答,侃侃而谈......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这场防疫战,我们必会迎来胜利!
因篇幅所限,全省教育系统很多老师正在紧张的备课录课当中,本文节选了6位教师的录课感言,希望同学们能从老师们的心声中感悟到真情,汲取到力量!
好课的背后,还有他们的付出
按照“停学不停课”的要求,2月10日起,河南全省中小学生就要开始进行网上学习了。然而,随着教材的更新,缺少成套的电教资源,这就意味着,需要在课程上线之前,完成一定量的课程录制,才能有基础的保障。录制和编播的任务,落在了河南广电的肩上。
2月6日开始录制,平均一天需要制作63节课
一天的拍摄任务有多大?大象新闻技术部负责人刘冬晗说:“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我们大致计算了一下,平均一天需要制作63节课的视频,一个视频在20-40分钟之间,按照30分钟算,一天制作成片时长为31.5小时。”
“整个录制过程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她简单计算了一下:录制期间同开12间教室,一个教室负责录制某个年级所有的课程,每间教室配置1个摄像机位、2个现场编辑机位,一共算下来就需要12台摄像机和24台单机编辑机,每台编辑机至少要配一个人,摄影还要多配几个人。“台里大多是网络编辑机,无法移动,协调了台里多个单位,才配够24台可以携带到录制现场的单机编辑机。这样,现场剪辑时,讲课的老师现场把关,有什么不合适的镜头,就可以当场补录。”她说,为了保质保量完成课程录制,全台各个部室都参与其中,选拔相关人员组成团队开展工作。“这其中,还遇到过因为疫情,有的工作人员小区被封了的情况,就需要再临时协调人员到现场工作。”
教师在11℃的教室里讲课
摄像必须全神贯注听课以保证录制最佳效果
“老师们讲课很辛苦,在只有11℃的空荡荡的教室里讲课,但是他们很有激情,也非常有责任感。”刘冬晗说,这段时间正是疫情肆虐时候,要保证老师们安全地上课,每节课都要给教室和话筒消毒,还要保持教室通风,以保证环境安全,教室温度也就相对比较低。
“这是面向全省中小学的课程,也是要得到全省同行‘检阅’的课程。”刘冬晗说,这些选拔出来的老师,不仅业务水平高,工作态度更是让人点赞。“录制完的片子现场剪辑,老师们就在旁边一字一句审核,有不满意的重新录制,直到最佳效果。”她说,一节课剪辑的时间,大概是拍摄时间的2倍。就这样,每天早上8点开始拍摄,完全录制好节目,往往是到每晚近11点了。
不断规范完善,只为让更多的孩子看得到、学得到
我们从省教育厅科技处了解到,省教育厅为解决偏远农村地区、贫困家庭学生因网络条件受限、手机等智能终端不足,不能开展网上学习问题,省教育厅会同河南广播电视台、河南广电传媒集团、郑州市教育局组织优秀教师应急录制了“名校同步课堂”电视教学资源,已于2月10日起,通过河南电视台12个频道同步播出,并提供网上点播回放服务。
为了让全省每一名学生都能看到、学到名师们精心录制的课程,省教育厅会同省电教馆做了很多努力:
2月7日省教育厅联合河南广播电视台、河南广电传媒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名校同步课堂收看工作的紧急通知》,对名校同步课堂的适用对象、课程内容、播出时间、收看方式及工作要求进行了具体安排和详细部署,同时积极响应群众需求,协调省大数据局、省信息中心加快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扩容、改进优化技术,尽快实现了网上点播与电视学习的同步实施。
2月16日下发了《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校网上教学工作的补充通知》,对网上教学工作原则做出了进一步完善,对网上教学模式进行引导和规范,对减轻学生网上学习负担做出进一步强调,对居家学习与课堂教学的衔接做出安排。要求各地各学校要坚持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放在首位,切实维护广大师生健康安全,落实“五育”并举责任,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合理利用国家和省市提供的网络教学资源和电视教学资源,防止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指导学生通过增大休息间隔、做视力保健操、强化体育锻炼等方式,保护学生视力,增强学生体魄。同时,要求各地在正式开学恢复课堂教学后,精准分析学情,认真对学生居家学习情况进行摸底,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计划和辅导计划。
省电教馆整合优化省资源平台现有覆盖全学段全学科的《同步课堂》5500多节,2014年至2018年“一师一优课”部优省优视频资源5177节,电子图书、期刊、报纸300多种,《河南历史文化博览》337集。与此同时,联通国家资源、引进省外资源、统筹教材资源、遴选教学工具全力实现统筹资源、保质保量。
据悉,“名校同步课堂”上线以来,省平台注册用户数量、平台访问量等数据均创历史新高。据统计,截至2月19日,省平台(含资源平台、阿里云和腾讯云)用户总访问量17.66亿,独立访客5429万,平台日浏览PV4.1亿次,日独立访客UV765万多人。河南省中小学数字教材服务平台自1月28日免费开放以来,截至2月19日,平台新增注册用户79.51万人,数字教材下载量1320万册,平台访问量1.63亿次。
来源:河南省教育厅综合自教育时报记者靳建辉、河南省实验中学、河南省实验小学、河南省教育厅科技处、河南省电化教育馆等。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人武部在抓好役前教育的基础上,为帮助新兵打牢从军报国思想根基,尽快适应部队生活,强化依法服兵役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该人武部党委结合当前疫情防控要求,统筹谋划、科学研判,坚强队伍、精准组织,通过模拟部队新兵连集训模式,让“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王小萍 王雪红初冬时节,三门峡市境内的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层林尽染,不远处的黄河岸边,迁徙而来越冬的白天鹅正在翩跹起舞。在小秦岭山脚下,国投金城冶炼有限责任公司的大门外,运送精矿石的大货车排起了长龙。“公司日处理2000
政府“马上就办”,助力企业“马上就干”。近日,焦作聚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能能源公司)不仅在马村区连续追加投资,还介绍两家上游企业到马村发展,共同为马村区经济发展助力。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增资扩产的勇气从何而来?“马村区服务企业,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姬姣姣马村区融媒体中心 刘旭 崔晶“住在东苑是俺的福气!”8月25日,走进焦作市马村区冯营街道东苑社区,居民们总是不经意间发出这样的感慨。其实,感慨的背后是几年前由“一条被子”的引发的热度。如今,这样的热度还在持续升温。
丨在河南特立独行的信阳丨▲ 信阳。图/网络-风物君语-最没有河南气质的河南城市关于河南的身份认同,信阳人向来很是矛盾。信阳有多矛盾?矛盾在怀疑自己属于南方还是北方;矛盾在恍惚自己究竟属于河南还是湖北;矛盾在自己为何不会说河南方言;矛盾在米饭
编辑 | 于斌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从未停止。而随着颜值经济的不断盛行,定位于变美的行业,也进入了爆发期,依靠P图应用美图秀秀起家的美图公司,就是其中之一。3月底,美图正式披露2021年全年业绩报
南方网讯(全媒体记者/黄锦辉 张梓望 摄影/张梓望 姚志豪)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中国睡眠研究会近日2018公布了《中国睡眠诊疗现状调查报告》。数据显示,高达38%的中国城市居民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失眠重度患者多为90后,集中在北上广地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其实都希望自己能够在新兴行业中有一份高薪的工作,而酒店式试睡员和民宿试睡员也是吸引了很多大学生去从事,那么这些试睡员,工资是不是真的很高呢?为什么有很多大学生愿意去从事这份工作呢?在调查之后,也是看到了一位民宿试睡
“凶宅试睡员:钱都没有,我还怕鬼?”天塌下来有胆大的顶着,说的就是「凶宅试睡员」。前一阵,某法拍平台举行了一场“24小时凶宅试睡直播”,由一名“凶宅试睡员”在江苏一座死过人的房子里住上一天,期间不间断直播展示房屋房型及居住体验。图片来源于网
小叶紫檀是红木中的贵族,以前更是皇室御用。能够盘出一串完美的小叶紫檀手串,是每个文玩人坚持不懈的目标。也正因为小叶紫檀异常名贵,所以现在出现了很多造假方式,使得小叶紫檀市场“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今天,就带领大家探讨一下关于“小叶紫檀造假的